北京寒冬中需抢夺充电桩充电

时间:2025-07-22 00:08:37
北京寒冬中需抢夺充电桩充电

北京寒冬中需抢夺充电桩充电

北京寒冬中需抢夺充电桩充电,“新能源”这个词汇往往与白领、中产联系在一起,“里程焦虑”也被视作都市人专属的烦恼。新能源车充电桩基本靠抢,北京寒冬中需抢夺充电桩充电。

  北京寒冬中需抢夺充电桩充电1

冬季续航里程焦虑的问题再次上演。

在北方地区,新能源汽车在冬季时续航里程缩水,这意味着新能源车的充电次数会更为频繁。然而,尽管在北京充电基础设施相对较多的城市,依然有一些车主面临充电紧张甚至充电难的问题。

“现在充电确实要靠抢,我家没有固定车位,海淀区老旧小区又很多,即便有车位物业也不让安装,所以充电就要去外面充。一般白天上班去公司附近的公共充电桩去充电,但有时也很紧张。今天早上去充电,10个桩就剩一个位置了。”北京地区一名新能源车主王京对记者表示,公司附近基本都是直流慢充,在国家电网充电站充电,这种慢充一小时大概会充10%左右的电量。

多名新能源车主告诉记者,他们的焦虑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部分区域的公共充电桩在高峰期较为紧张,二是受小区物业管理等方面的条件限制,私人充电桩无法顺利安装。

不过,近几年来充电桩的数量快速增长,充电桩企业的选址也更加理性。部分新能源车主在北京这样的城市虽然无法避免充电难题,但在一些城市充电已较为便利。

充电要靠早起抢桩?

王京告诉记者,以前没那么多车,到处都有位置,现在新能源车的总量变多了,2020年还未感觉到充电桩的紧张。王京2015年就购买了一辆北汽的新能源汽车,用来上班代步。他表示,之前感觉充电还是很方便的,此前住在朝阳区,当时住的小区可以安装私人充电桩,一般在家里充电,一晚上就可以搞定,半夜还对折,比较便宜。此外,家附近也有几个充电站,充电还是比较便利的。

2021年以来,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迎来大幅上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前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99万辆,同比增长1.7倍。虽然近年来充电桩数量也在大幅上涨,但增量仍不敌新能源汽车。中国充电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前11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70.4万台,而去年前11月新能源汽车数量达到了299万辆,桩车增量比为 1 : 4.2,充电基础设施发展速度相对滞后。

在实地调查中记者发现,虽然北京充电难的问题仍存在,但并非外界想象的那么紧张。早上六点四十分,第一财经记者来到某公司地下停车场时发现,停车场几乎没有车辆,几个带有充电桩的车位上也是空的。不过,到了七点半的时候,一些车辆已经陆续进来,充电桩的位置上已被占满。

(北京某公司地下停车场,拍摄于早上6:40)

“一般情况下,早上七点半以后基本上就没有位置了。在整个停车场区域,新能源车大概占了40%左右。”该公司一名员工对记者表示,这里的停车场分为地面和地下两个区域。其中,地下停车场共有74个车位,仅有6个充电桩,均为快充。地面上的停车场共有36个车位,也有6个充电桩。

(上述公司地下停车场,拍摄于早上7:30)

即便到了中午,一些区域的充电桩仍被占满。2021年12月28日下午两点,记者来到北京某小区地面停车场走访,在50个停车位的区域共有15个充电桩,当时仅有3个充电桩处于空缺状态。

(北京某小区地面停车场,拍摄于14:00)

“凌晨四点抢充电桩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可能是运营车辆,如果用户在跑运营同时用的是自己的私家车,大概率是他觉得那个时间段便宜,峰谷的电价低一些。同时考虑规避早高峰的时间,所以会更早地去充电。另一种情况是,可能充电桩所在的位置确实比较方便,比如是途中必经的地点,这无论对于车主还是运营司机来说,都有一定的吸引力。因为北京很堵车,所以宁愿早一点去充电。”星星充电一名运营负责人张芳对记者表示。

同样是限购城市,上海的新能源车主却没有充电焦虑。“排队?没有的,我们一般吃饭还有交班前去充下电,半个小时、一个小时肯定搞定了。”上海出租车司机王毅说。王毅所在的公司目前共有360多辆车,其中280辆为荣威Ei5纯电动车,剩余80余辆为燃油的桑塔纳车型,换装纯电动车型的师傅们通常沟通的话题不是哪里可以充电,而是哪里充电更便宜。

王毅告诉记者:“我们有一个专门的APP,可以显示周围的充电桩位置和数量,基本涵盖了商圈充电桩、国家电网以及一些其他公司运营的充电站,并且通过运营车辆专用的充电APP,我们充电的费用还可以享受每kWh 0.4元补贴。此外,出租车版的荣威Ei5还支持换电模式。不过,目前出租车的换电站数量还比较少,我们还是以充电为主。”

上海特斯拉Model 3车主张峰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上海本地尚未遇到过充电“排长队”的情况。张峰称:“通常会在离家500米左右的国家电网充电站充电,比特斯拉的超充站速度慢一点,但是很便宜,也没有特斯拉的‘超时占用费’,我基本就是晚上开过去,充一晚早上开走。”

国家电网某管理层告诉记者,目前上海车桩比大约为1.2,几乎做到了一车一桩的水平。

而即便是在北京,也并非所有的时间段充电桩都较为紧张。记者晚间从地图上搜索充电桩,北京多个地区的充电桩都处于空缺状态。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的《2021中国电动汽车用户充电行为白皮书》显示,用户日充电高峰集中在三个时段,主高峰为下午15:00-17:00,次高峰为午后12:00-14:00,第三高峰为夜间23:00-凌晨1:00。用户平均单次充电量为25.2度,平均单次充电时长49.9分钟,平均单次充电金额为24.5元。

此外,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在一些有充电桩的停车区域,燃油车占位的现象仍存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资源。

(北京某地下停车场,拍摄于20:00)

建桩不易

“充电紧张与地域特色有关系。在北方地区,冬天的时间比较长同时温度较低,充电的频次会加大。但整个北方地区新能源车保有量相对不高,部分城市的充电桩可能没有那么多,就可能会出现充电桩紧张的问题,但并非所有北方地区都有充电难的问题。京津冀地区充电桩不够用的原因则有所不同,尤其是北京地区,充电桩建设的速度近几年加快。当前不够用主要与城市规划和用地规划有关,充电桩建设本身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先决条件:一个是地,一个是电。”张芳对记者表示。

张芳分析称,从土地资源方面来看,北京用地本身紧张,一般充电桩企业会选择和公用用地的物业管理方、 ……此处隐藏7487个字……着车充电,一边靠着座椅,准备小睡一觉。

隔着一个栅栏,凌晨两点,顺平路上车来车往,负重的货车轮子辗过马路,汽笛声接连响起。程野说,“顺平路没有安静的时候”。另一位货车司机觉得,北京的生活节奏过快,“路上走的车都很急,急得跟要打仗似的”。晚上的北京跟白天没有什么区别,白天车多,晚上车流也不断,不管什么时候路上都有人。他觉得奇怪,“你说我们这干活的不睡就不睡,这开私家车的也是大晚上的乱跑?”

对程野来说,充电桩就像是一个小小的港口,在充电的一个半小时里,他可以忘记从前失败的生意、贷款,忘记刷新App看有没有新的订单、自己明天要跑几趟、该几点起床,他可以点一支烟,在充电桩电流“嗡嗡”的声音里把自己彻底放空,或是躺下来没有顾虑地眯一会儿。这个时刻是平静的、稳妥的、珍贵的,充电成功的指示灯亮了,今天的工作结束了,很快,他可以回家休息,给自己充满电。新的一天,接着跑起来。

  北京寒冬中需抢夺充电桩充电3

电动汽车找桩难、充电难问题,一直是两会和委员的关注点。近日,北京市城管委起草的《关于加强居住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意见》中提到,要鼓励自用充电桩共享利用,给这个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

“如果自用充电桩共享的模式能推广开来,对于提高充电桩利用率,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是很有帮助的。”北京市政协委员、国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延芳近几年都在关注电动车和充电桩发展的相关问题,在她看来,这种共享模式在停车位不足、配电设施设置不足的老旧小区能够发挥的作用更大。

王延芳表示,“如果政府部门能够牵头推动建立统一平台,把充电桩的信息互联互通,用户找桩就会更加方便,共享的私人充电桩也能更好地被利用起来。”

如何才能让更多的桩主愿意把充电桩共享出来?王延芳建议,一方面要完善机制,解决共享期间桩主如何停车等问题。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宣传引导,让更多桩主了解这个模式以及它能为缓解充电难、节约社会资源、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带来怎样的贡献和帮助。

石先生的自用充电桩,经常会被其他车主借来充电。

车主

插上充电枪 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中午12点半,趁午休时间赵刚从单位开车回到了自家小区。他之前跟同小区邻居石先生约好,要在这个时间租用对方的充电桩。把车开到石先生的车位,充电插枪插到车上那一刻,赵刚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石先生的充电桩,是小区里唯一的“共享自用充电桩”,本小区和附近小区的许多电动车车主都是这个充电桩的常客。有时一天下来,充电桩没有空闲的时候,一辆车充完另一辆车就会接上。

“这个桩可真是帮了大忙了。”赵刚表示,他的电动车是前段时间刚买的。但买了车之后在哪充电,他也没有想好。小区目前已经不能新建充电桩,附近的公共充电站,要么经常满员,要么还要加收停车费,实在有点“充不起”。

一个月前,赵刚用手机应用搜寻附近充电桩时,偶然发现小区里有一个私人充电桩可以共享给他人充电,这才联系上了桩主石先生。每度电1块钱的收费,比公共充电站要便宜不少,因为是同小区,还不用另收停车费。为了方便联系,赵刚加入了石先生建的微信群,一进群看到,群友已经有40多人了,其中大部分是本小区邻居,也有附近小区的住户。群里的车主情况都比较类似,没有自己的充电桩,找公共桩又比较困难。石先生的共享自用充电桩,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大家的充电焦虑。

桩主

肩上责任重 40多人靠一人协调

石先生产生共享充电桩的想法,还要从四年前说起。那时他白天开车出去上班,有邻居看到充电桩空出来了,就来询问是否可以在石先生外出的时间借桩充电。

“我也是开电动车的,我知道找充电桩有多困难,能帮帮别人也挺好。”就这样,石先生和邻居约好,邻居可以用充电桩,每次用完拍一张用了多少度电的照片,按照每度电1块钱付使用费。

再后来,石先生退了休,也不怎么开车了,他把车借给了亲戚去开,自己的充电车位长期空了出来。为了能帮助更多找桩难的车主,石先生在一个手机App上公布了自己的充电桩共享信息。为了让大家充电更快一点,石先生还把原先3.3千瓦的充电桩换成了一个7千瓦的桩。

发布共享信息之后,来找石先生充电的车主就更多了。为了更好地协调充电时间,石先生建了一个微信群,把车主们都拉了进来。微信群人数从最早的十几人变成了现在的40多人,石先生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越来越重了。

“有好几个车主,车钥匙都给我了,白天他上班挪不了车我就帮着挪。”40多人,石先生协调起来确实不太容易。但车主们因为大多都住同一个小区,互相之间也比较礼貌谦让。“有时本来定好了谁充,结果另一个人临时要跑长途,电量不够了,群里一说,我也能帮着安排,其他人也能理解。”

为了提高充电效率,石先生还特意嘱咐其他车主,最好能在晚上10点或11点换一次班。“有的车是晚上五六点开始充的,充四五个小时已经差不多了。如果让这车过夜,有点资源浪费,换下一辆车充到早上,能多解决一个人的问题。”

问题

桩主有顾虑 App用着也不方便

从开始共享以来,石先生充电桩的使用费就没变过,一直是每度电1块钱。近期天气较冷,石先生一个月大约能从车主那里收到2000元的使用费。刨去自己的电费、停车费成本,大约能有七八百元左右的纯收益。但石先生自己也有难处。“我们小区之前本来有三个人共享了自己的充电桩,但现在就剩我一个了。”

“有车主充完电之后,可能是拔枪方法不对,充电桩主板就给烧了。”近一年多的时间,石先生的充电桩就遇到过三次主板被烧坏的情况。因为还处在保修期内,石先生每次都能找厂家免费来修,而那几位不再共享的桩主,都是因为过了保修期,发现赚的钱还抵不上修的钱。

目前,市面上能搜到自用充电桩共享信息的平台主要有两家,分别是“优易充”和“星星充电”,对于桩主的充电桩损坏如何索赔问题,记者咨询了两家平台,客服均表示,如果桩主的充电桩损坏,平台无法帮助桩主向充电车主索赔,桩主只能自行与车主协商。

另外,优易充App不提供事先预约功能,这使得石先生群里的车主在换班时往往要在群里实时对接,甚至现场见面,一个人拔充电枪另一个人赶紧预约,才能确保充电桩不被其他人约走。

星星充电的问题则是审核不及时和信息不准。记者尝试从星星充电App上预约了5个私人共享充电桩,其中有3个预约之后桩主都没有点击审核,最终也没能充上。

“如果自用充电桩只是面向同小区业主共享,问题会少一些,推广到社会共享,还会牵扯到物业管理等问题。”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技术和认证部主任刘锴表示,为了解决物业的后顾之忧,在政策法规上应该完善相应的责任划分机制,让物业有据可依。

此外,对于桩主担忧的充电桩损坏没人赔问题,刘锴建议,平台方可以要求车主在使用App前交纳一笔押金用于赔付,或者由平台方先行垫付,以保障桩主的权益。

《北京寒冬中需抢夺充电桩充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