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典小故事15篇
经典小故事1并不是你想象中那样
两个旅行中的天使到一个富有的家庭借宿。这家人对他们并不友好,并且拒绝让他们在舒适的客人卧室过夜,而是在冰冷的地下室给他们找了一个角落。当他们铺床时,较老的天使发现墙上有一个洞,就顺手把它修补好了。年轻的天使问为什么,老天使答到:“有些事并不象它看上去那样。”
第二晚,两人又到了一个非常贫穷的农家借宿。主人夫妇俩对他们非常热情,把仅有的一点点食物拿出来款待客人,然后又让出自己的床铺给两个天使。第二天一早,两个天使发现农夫和他的妻子在哭泣,他们唯一的生活来源——一头奶牛死了。年轻的天使非常愤怒,他质问老天使为什么会这样,第一个家庭什么都有,老天使还帮助他们修补墙洞,第二个家庭尽管如此贫穷还是热情款待客人,而老天使却没有阻止奶牛的死亡。
经典小故事2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他是她惟一的亲人。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了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液太昂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的费用。
作为妹妹惟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与妹妹的相同。医生问男孩,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开始犹豫,10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终于点了点头。
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邻床的妹妹微笑。抽血后,男孩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一等手术完毕,男孩停止了微笑,声音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在10岁男孩的脑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在男孩作出决定的一瞬间,需要多么大的勇气——他下定了死亡的决心。
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握紧男孩的手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我还能活多少年?”医生微笑着,充满爱心,“你能活100年,小伙子,你很健康!”
男孩从床上跳到地上,高兴得又蹦又跳。他在地上转了几圈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抬起了胳膊——刚被抽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
经典小故事3一天,有个人,路过孔子的宅门前,看见孔子的一个弟子在扫地,想到孔子的门生一定不差,就问了个问题,“请问你知道一年有几季吗?”孔子的弟子觉得很奇怪,这个人怎么会问这样幼稚的问题,就说到:“很奇怪,是人都知道,一年有四季。你难道不知道吗?”来人,气冲冲地看着他,“怎么会是四季呢?明明是三季啦!”孔子弟子一愣,不会吧,怎会有人把四季说成了三季。这个人一定是个神经病,不然就是个白痴,于是,就和来人据理力争起来。两人争得面红耳赤,不得结果。
最后,孔子弟子说,我们找个人来评判,如果,你说对了,我给你磕三个响头,如果你输了。麻烦你给我磕三个头,怎样?来人,当然乐意。孔子弟子很自信,想到,随便是谁,一定会知道一年原本就是四季的。结果,这时候,恰逢,孔子出来了。他一听弟子,说了来龙去脉后,把来人仔细打量一番,最后说道:“孩子,你给这位先生磕头吧!”弟子不解,十分诧异。来人可乐了。“磕头磕头!我就说了吧,一年就是四季的!”弟子不服,看着师傅。孔子说:“快磕吧!我叫你磕,你就磕!不要废话了!”于是,弟子,只好听话的给来人磕头。来人,赢了后,悠哉着离去。孔子弟子这才问师傅,为什么也要那样说一年为四季啊?孔子道:“你没看见那人浑身上下一片绿色吗?那是个蝗虫啊。春天生,秋天死,他那里看见过冬天!”弟子这才恍然大悟。
心想,是啊,给这样的人,哪里还能有道理可讲。幸好是师傅过来点醒了自己,不然,就要和这样的人,扯上一天,一辈子都无法扯清啊!
经典小故事4袋鼠与笼子
一天动物园管理员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10米加高到20米。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30米。
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
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很难说。”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管理心得:事有“本末”、“轻重”、“缓急”,关门是本,加高笼子是末,舍本而逐末,当然就不得要领了。管理是什么?管理就是先分析事情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认清事情的“本末”、“轻重”、“缓急”,然后从重要的方面下手。
经典小故事5禅者的祝福
唐朝的龙潭禅师,他少年未出家时很贫穷,靠卖饼为生,无处栖身,所以道悟禅师把寺旁的小屋子借给他住。
为了表示谢意,他每天送十个饼给道悟禅师,而道悟总是回赠一个给龙潭,并祝福他说:“这是给你的,祝你子孙繁昌!”
他实在不解,有一天他问何故,道悟却说:“你送来的,我送给你有什么不对?”
龙潭听后从此开悟出家,后来成为一代宗师。
取之于人要回报于人,得之于社会要回馈社会;要我好你也好,我赢你也赢。这伟大的祝福,也是生活的至理。
经典小故事6上课铃响了,孩子们跑进教室,这节课老师要讲的是《***》的故事。
老师先请一个孩子上台给同学讲一讲这个故事。
孩子很快讲完了,老师对他表示了感谢,然后开始向全班提问。老师:你们喜爱故事里面的哪一个?不喜爱哪一个?为什么?
学生:喜爱辛黛瑞拉(***),还有王子,不喜爱她的后妈和后妈带来的姐姐。辛黛瑞拉善良、可爱、漂亮。后妈和姐姐对辛黛瑞拉不好。老师:如果在午夜12点的时候,辛黛瑞拉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马车,你们想一想,可能会出现什么状况?
学生:辛黛瑞拉会变成原来脏脏的样貌,穿着破旧的衣服。哎呀,那惨啦。
老师:因此,你们必须要做一个守时的人,不然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另外,你们看,你们每个人平时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千万不好突然邋里邋遢地出此刻别人面前,不然你们的朋友要吓着了。女孩子们,你们更要注意,将来你们长大和男孩子约会,要是你不注意,被你的男朋友看到你很难看的样貌,他们可能吓昏了(老师做昏倒睿?全班大笑)。
好,下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辛黛瑞拉去参加王子的舞会?你们必须要诚实哟!
学生:(过了一会儿,有孩子举手回答)是的,如果我辛黛瑞拉的后妈,我也会阻止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老师:为什么?
学生:正因,正因我爱自己的女儿,我期望自己的女儿当上王后。
老师:是的,因此,我们看到的后妈好像都是不好的人,她们只是对别人不够好,但是她们对自己的孩子却很好,你们明白了吗 ……此处隐藏4393个字……(惊讶):聂司令员?就是聂荣臻将军?
八路军干部:不错!聂司令员还让我带来一封亲笔信。(拿出信,日军勤务兵接过,交给日军司令官)
日军司令官(展开信纸,看着看着,高傲的神情逐渐消失,满脸庄重,不由自主念了出来)……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人民为仇敌……我八路军本着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意,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
(司令部内一片寂静,凶神恶煞似的日军士兵也低下了头。全剧终。)
经典小故事12老汉粘蝉
《庄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孔子带着弟子到楚国去,路上经过一个树林,在树林中有个驼背老人正在用竹竿粘知了。他粘知了非常轻松,就像在地上捡知了一样。孔子问:您的动作真是巧啊!有什么门道吗?老人说:我确实有自己的办法,我经过五、六个月的练习,在竿头累叠起两个丸子而不会坠落,这样失手的情况已经很少了;叠起三个丸子而不坠落,这样失手的情况十次也不会超过一次;叠起五个丸子而不坠落,就会像在地上拾取知了一样容易。我立定身子,犹如立着的断木桩,举竿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树枝。虽然天大地大,万物品类繁多,但我一心专注于知了的`翅膀,从不思前想后、左顾右盼,绝不因纷繁的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这样为什么不能成功呢!最后孔子转过身来对弟子说:“专心致志,本领就可以练到出神入化的地步。这就是驼背老人所说的道理。”
【智慧小语】一个人如果能够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扰,集中精力,勤学苦练,就可以掌握一门过硬的本领。
经典小故事13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
译文:
范氏逃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
经典小故事14眼下七、八月份,正是李子熟了采摘上市的季节。
每天清晨去河边散步,都要路过河坝下一户人家。这户人家养了上百棵李子树。今年春天李子树开花的时候,这里眼见得热闹起来,满园子盛开着清香的小白花儿。 一个周末,我特意带着照相机来这里拍了几张照片,恰巧遇见这户人家主人。主人说今年李子开花多,比去年多多了。我说李子开花多了好啊,今年李子大丰收呢。
不知道这户人家姓什么。我就管这户人家叫李子人家。每年李子熟了的时候,李子人家就弄块废旧胶合板写上三个字——卖李子,摆在园子边。大概今年李子大丰收 吧,李子人家摆出好几块卖李子的牌子摆在园子边、院门口和路口。人们晨练路过这里的时候总有人来买李子。今年李子三块五角钱一斤。李子人家每天早早地把果 从树上摘下来秤好,用方便袋装上,每袋二斤。主人告诉我,这个果园一年卖李子能挣一万来块钱。这也是这户人家收入的主要来源。
樱桃好吃树难栽。李子丰收,主人付出的辛劳,也是叫人看在眼里的。李子人家住的是一东一西相向的两排低矮老旧的厢房。令人困惑的是,当初盖房为何不建成南 北采光好的正房?前两年这里据说要拆迁,现在又没动静了。尽管如此,主人一大概还是悬着心,没再修缮房舍,只是在房山头临时搭了个棚厦,里面支张床,外面摆 张桌子。主人夏夜就在这里照看果园,白天卖果。蚊虫叮咬,风里雨里,辛苦不必自说。
一个巴掌大的黑色半导体收音机摆在桌子上。几袋李子堆在一处。一条老黄狗乖乖一巧巧地趴在旁边,偶尔抬下眼皮打量一下四周。我路过看它,它照旧例行公事般抬 下眼皮。它并没看我。即便是遛弯的陌生人牵着狗,它也是这副地老天荒的尊容,以不变应万变,全身动都不动。
主人这时候正在院子里和家人说话。我深深地看上一眼,似乎有些感慨又感慨不出什么。记得从前李子人家养了好几只猫,今年夏天却一只都不见了。
今天,李子人家有些异样。
老黄狗没趴在原地,而是在院子里,正和一个小伙子在一起亲一昵。小伙子坐在一个快要散架的凳子上用手轻轻地摩挲着老黄狗。老黄狗轻轻地摇摆着尾巴。这小伙子从未见过。在他身后立着一块牌子,上面是一个很大的黑体字——奠!
我第一个反应就是,这户人家的老人没了。
那个老人以前总能见着。看到这个奠字,我想起来已经很长时间没见到这位老人了。
等我从河边回来,远远地,就看见李子人家院门外摆放两个花圈。果然是那位老人走了。昨天夜里的事情。老人今年八十四岁。
我想起那位老人的样子,个子很矮,小眼睛,面一皮充一血,头发灰白,步子蹒跚,穿一件黄布衣服。我路过他身边时,老人总要站下来,打量打量我。他的目光浑浊, 眼角似乎总挂着一滴叫人叹息的清泪。有一次,他和一个人唠嗑,那人一大概问他年纪吧。老人看见我过来,就说我比他岁数大,原因是我秃顶没有头发。听清了这个 意思,我咧咧嘴笑了。他说出了一个事实,尽管这个事实与真实相去万里。我还是笑了。人老了也许都会这样。
从河边回来,好长时间,我的眼前都晃动着这个老人蹒跚走道的影子,想起他那次笑我的样子。
经典小故事15子欲养而亲不待
孔子在前往齐国的路上,突然听到有人在哭,声音显得很悲哀。孔子对驾车的人说:“这哭声,虽然听起来很悲哀,却不是家中有人去世的悲痛之声啊!”于是,赶着马车寻声到前面,前进一小段路后,便看到一个不寻常的人,身上挂着镰刀,系着白带,在那里失声痛哭,然而却不是哀丧之哭。孔子于是下车,上前问道:“先生,请问您是什么人呢?”那人回答:“我叫丘吾子。”孔子问:“您现在并不是服丧的时候,为何会哭得这样悲伤呢?”丘吾子哽咽地说:“我此生有三个过失,可惜到了晚年才觉悟到,但已经是追悔莫及了。”孔子便问:“您的三个过失,可以让我听闻吗?希望您能告诉我,不要有什么隐讳啊。”丘吾子悲痛地说:“我年轻时喜欢学习,可等我到处寻师访友,周游各国回来后,我的父母却已经死了,这是我第一大过失;在壮年时,我侍奉齐国君王,然君王却骄傲奢侈,丧失民心,我未能尽到为人臣的职责,这是我第二大过失;我生平很重视友谊,可如今朋友间却离散断绝了,这是我第三大过失。”丘吾子又仰天悲叹道:“树木想要静下来,可是风却刮个不停;儿子想要奉养父母,父母却不在了。过去了永远不会再回来的,是年龄啊;再也不能见到的,是父母啊!就让我从此辞谢这个人世吧!”因此,丘吾子便投水自尽了。孔子很感叹地对弟子们说:“你们应记着此事,这足以作为我们的借鉴啊!”
【智慧小语】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是却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一定要抓紧啊!趁父母健在的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