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龄1-2岁
【小贴士】
1-2岁,这个阶段的孩子感统游戏重点,更侧重培养平衡协调能力,身体控制力和灵活性。简单来说,就是让孩子多运动,在运动中给他设计发展潜能的各种小机关。
玩接球
训练目的:
社交能力、手臂的运动能力。
训练要求:
家长与孩子对面而坐,家长把球递给孩子,鼓励孩子把球同样递给家长。
难度设置:
A、开始时家长可把球直接放入孩子手中;B、家长把球伸向孩子,鼓励他伸手来接球;C、当孩子主动把球给家长时,家长应该说“谢谢”。
倒豆子
训练目的:
训练孩子的精细动作能力。
训练要求:
可以选择口稍大的碗或盘子,一方面利于操作,另一方面还能提高孩子的成就感。之后再慢慢地增加难度,让孩子捏起豆子,放在小碗里、瓶子里。
上楼梯
训练目的:
训练平衡、身体协调及独立行走能力。
训练要求:
孩子能踏出右脚上一级楼梯,然后把左脚踏在同一梯级。
难度设置:
A、扶着扶手或家长的手踏楼梯;B、独自踏楼梯。
踩踩小脚印
训练目的:
训练孩子的身体控制及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一起给鞋底沾上水;在平坦的水泥路上,家长一步一步地沿直线踩出几个水脚印,踩一下数一个数字;让孩子学自己的样子,也踩出几个水脚印,孩子一边踩,家长和孩子一边数数。
走小斜坡
训练目的:
重心、平衡、膝盖及小腿肌肉的控制能力。
训练要求:
开始时家长先站在孩子跟前,拉着孩子的双手协助;孩子的技巧纯熟后可站在其身后,只在他有需要的时候推或扶持孩子前进。
倒走
训练目的:
训练空间概念,协调身体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
孩子能沿着一条直线倒退着走路。
难度设置:
A、开始时只要求孩子随意在地板上倒走; B、孩子熟悉初步的要求后,要求他在扶持下沿直线倒着走;C、要求孩子独立地沿直线倒着走。
擦背游戏
训练目的:
加强孩子的触觉刺激。
训练要求:
给孩子洗澡时,用海绵或毛巾轻擦孩子的背部,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按顺序擦,也可打圈式地擦。
呵痒痒
训练目的:
加强孩子的触觉刺激。
训练要求:
家长用手挠孩子的头颈、胳肢窝、脚底等皮肤触觉敏感处,手的力度一阵轻一阵重,如果孩子害怕,或抗拒,先对其全身肌肤轻轻地抚摩,等孩子习惯以后再逐渐地把时间延长。
刷子游戏
训练目的:
加强肌肤的接触刺激。
训练要求:
家长用刷子先刷孩子的手背、手指等,然后渐渐过渡到刷孩子的手心,再刷脚的部位,先刷脚趾、脚跟、然后渐渐过渡到刷脚的中心部位。
不倒翁
训练目的:
此游戏可以帮助锻炼前庭觉,让孩子习惯不同的摇晃状态。
训练要求:
先给孩子念儿歌;妈妈弯曲双膝,抱做一团,前后摇摆,给孩子做示范;让孩子模仿妈妈的样子摇摆,然后妈妈扶着孩子左右摇摆。
抓痒
训练目的:
训练孩子的触觉系统。
训练要求:
抓挠孩子的脚心,重点是脚心不着地的那部分。每次做1~2分钟,每天4~5次,如果孩子抗拒,开始时可每次只挠一下,逐渐地让孩子习惯这样的触觉刺激。
转圈圈
训练目的:
使孩子接受来自不同方向的前庭刺激,促进孩子站立与行走平衡感的发展。
训练要求:
可让孩子俯趴在被单上,接着拉起头部方向的被单角,然后慢慢地将被单沿顺时针方向转1—3圈,稍作停留后,接着再逆时针转1—3圈,借以训练其前庭觉。
倒踢皮球
训练目标:
训练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
将毛巾被铺在纸箱上,皮球放在脚下方或吊在脚上方能踢到的位置。让孩子仰躺在纸箱里用脚去踢皮球,脚下的皮球连续踢10—20次。然后再把球挪到脚上方,让孩子抬离脚去踢上方的球,连续踢10—20 次。
年龄2-3岁
【小贴士】
2-3岁年龄段的宝宝会喜欢玩颜色归类、玩具排序、数字大小排序等游戏,一些日常家务也可以让宝宝的手眼更加协调、统合视知觉,比如说让宝宝自己吃饭、喝水、脱鞋袜和衣服等。
助跑跳
训练目的:
发展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
刚开始,如果孩子不会助跑,可以先让他练习立定跳,稳当了再进行下一步,千万别着急。场地要选开阔平坦点儿的,避免磕伤碰伤,跳之前妈妈记得先示范一下。
对墙推球
训练目的:
训练手臂的运动能力、手眼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
让孩子双手抱着中型球,用双手把球往墙角推。
难度设置:
A、开始时离墙的距离要在一步以内;B、逐渐拉大离墙的距离,并要求孩子借助墙壁的反弹力接住弹回来的球。
推物体
训练目的:
训练手臂推的能力及手眼动作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
把会发声的“鸭子杆”或类似的玩具放在孩子的手里,让他向前推行。
难度设置:
A、绕大圆桌子; B、绕2张距离1米左右的凳子; C、绕3-5张不同距离的凳子(注意凳子摆放的距离要足够孩子和“鸭子杆”通过)。
拉物向前走
训练目的:
手、眼和腿的动作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
在发声玩具车上系一条约50公分长的绳子,在绳子上缠一个圈套在孩子的手腕上,让孩子拉着往前走。
难度设置:
A、绕大圆桌子; B、绕2张距离1米左右的凳子; C、绕3-5张不同距离的凳子(注意凳子摆放的距离要足够孩子和车子通过)。
单手投中型球
训练目的:
训练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
让孩子站在一定的距离外把球单手投入球篮中。
难度设置:
A、只在半步的距离外尝试;B、在1米左右的距离外把球投入球篮;C、投5次有3次中为通过。
踢球
训练目的:
发展大运动——腿的伸展能力,发展眼、腿的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
把一直径10公分左右的软球放置在孩子跟前,让孩子踢球。< ……此处隐藏1891个字……行走。
难度设置:
A、开始时可先不让孩子拿球,徒手走;B、孩子的技能掌握后让其尝试持球并且脚尖跟着脚跟行走。
用脚尖向前行3米
训练目的:
身体的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
让孩子踮起脚尖向前走约3米的路程。
难度设置:
A、只走2-3步路的距离;B、逐渐地增加走的距离直到达标。
单脚向前跳5步
训练目的:
训练身体的平衡能力及双腿的肌肉控制能力。
训练要求:
让孩子抬起一只脚,向前方位置跳跃5步路的距离。
难度设置:
A、开始时先让孩子习惯保持抬起一只脚在空中数秒的姿势;B、鼓励孩子单脚向前跳跃一步,可以在前方放置奖励物;C、鼓励孩子增加跳跃的次数。
坐丁字椅
训练目的:
练习伸展和保持平衡,协调身体,控制重心力,刺激前庭觉。
训练要求:
让孩子坐在丁字椅上,保持身体平衡。
难度设置:
A、先让孩子坐在丁字椅上,双手放在腿上,保持双腿垂直,腰干挺直的坐姿势;B、家长蹲下与坐在丁字椅上的孩子玩传球游戏;C、让孩子右手前平举,右脚向上踢并碰到手心,再换成左手重复以上游戏。
照镜子
训练目的:
训练身体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
家长和孩子并排站在大镜子前面,家长做一个动作,让孩子模仿。动作以点头,双手在身体的上下、左右、前后拍手,左右前后移动身体以及转身等动作为主。
难度设置:
A、开始时家长的动作要做得慢些并多次重复动作;B、如果孩子的表达能力强,可让孩子边模仿边说出动作的方位。
吊床
训练目的:
调节前庭觉系统。
训练要求:
让孩子躺在吊床上,两位成人将吊床前后摆动。
难度设置:
A、让孩子仰卧在吊床上,必要时请第三位成人协助;B、让孩子俯卧在吊床上,在孩子的前方地上置一玩具,前后摇晃时让孩子拾取地上的玩具。
平衡调整
训练目的:
平衡、协调、肌力、速度感、调整肌张力。
训练要求:
仰卧、俯卧于大球上,手脚均离地,捉握双手双脚;注意手握关节的位置;能放松手脚屈伸自如;控制力量、速度、重心。
身体跷跷板
训练目的:
可以带动孩子的颈、腕,腹部肌肉,强化孩子关节的固有感觉刺激,对姿势掌握及固有神经的统合。
训练要求:
指导者和孩子面对面坐下,用双手紧握孩子双手,两人脚掌互相抵住,作为平衡轴。指导者慢慢躺下,拉动孩子坐起来,接下来,指导者慢慢坐起来,让孩子慢慢躺下,让幼儿主动牵引指导者坐起来。
月球游戏
训练目的:
训练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身体意识的培养,兴趣与幸福感等。
训练要求:
家长与孩子对面而坐,家长把球递给孩子,鼓励孩子把球同样递给家长。循序渐进,配合音乐,配合协助,以愉快的心情完成学习。
卷寿司
训练目标:
有助于触觉感的强化。
训练要求:
用大毛巾,将孩子卷起来,为增加趣味性,可以用“一、二”或“卷、卷,卷寿司”等话语来分散孩子的紧张压力。幼儿被卷起来后,再放在垫子上,轻轻滚动或往下压。
小梳子
训练目标:
有助于调节触觉失调,这种动作可以增进亲子互动,对人际关系的强化也有帮助。
训练要求:
让孩子坐好,家长拿着梳子开始给孩子梳头,先向下梳,然后向上、向左、向右,反复梳。用梳子的尖端刺激头皮,并且顺势梳头,可以知道孩子顺应身体的动作,对常规的养成有所助益。
年龄5-6岁
【小贴士】
5-6岁此阶段是动作发展的成熟期,各项基础动作能力趋向成熟精致化,例如:跑、跳、投、接、手腕支撑以及基础动作的连贯整合。这阶段的幼儿可培育其体力、肌耐力、瞬间爆发力、敏捷性等。
拉绳子
训练目的:
增进手部肌肉的力量以及促进全身肌肉的发展。
训练要求:
成人用力拉绳子的一端,孩子在另外一端能拉动绳子。
难度设置:
A、成人开始时只稍微用力拉着绳子,让孩子容易拉动绳子;B、成人用力地拉着绳子,鼓励孩子用力拉动绳子。
跳绳
训练目的:
提供前庭刺激,训练动作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
将一条约两米长的粗绳子固定在离地面10厘米处,上下或左右摇动绳索,使其象蛇一样扭动,让孩子双脚离地从上面跳过。
能在双脚离地时拍手
训练目的:
加强手臂和腿的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
孩子能在双脚跳离地面的同时双手举过头顶拍一下。
难度设置:
A、先熟练双脚跳;B、再在跳的同时鼓励孩子拍手。
手拿物件走平衡木
训练目的:
改善孩子的身体控制及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
让孩子拿着不同的物件走过平衡木。难度设置:A、开始时拿小件的物品;B、逐渐地拿大件的物品。
手抱大型物走3米
训练目的:
改善孩子的身体控制及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
让孩子拿着或双手抱着大型的物件向前走。
两眼睁开双臂,单脚站立
训练目的:
身体的协调和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
孩子睁开眼睛(或者双手交叉在胸前),单脚站立5秒钟。
难度设置:
A、开始时先练习双手伸展或垂直地站立;B、然后练习双手交叉在胸前站立。
袋鼠跳
训练目的:
强化前庭刺激。
训练要求:
孩子站在袋中,双手提起袋边,双脚同时向前跳。
难度设置:
A、只要求分段跳,每次跳2-3步的距离;B、撤销身体指导,要求一次性跳1-2米的距离。
三明治
训练目标:
用软垫的压力和全身触感,来强化孩子的触感处理和身体形象塑造能力。
训练要求:
让孩子趴卧在软垫中间夹成三明治状,头部伸出来不要夹在垫子内。我们可以在包住幼儿的软垫上轻轻滚过去,从幼儿的足部开始,逐渐往屁股、腰部、背部,再从背部——腰部——屁股——脚。
大画布
训练目标:
对本体感成熟和情绪安定也能发挥调节的功能。
训练要求:
先将大画布或塑胶布铺在地上,各色涂料放在布旁,孩子可以用跪坐、爬卧或者躺的方式,把这些涂料抹在手或身体上,再自由涂画在画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