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托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5-08-10 17:32:36
幼儿园托班语言教案

幼儿园托班语言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托班语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托班语言教案1

名称一:小熊拉拉画大树

材料:

教学挂图、故事录音、小熊拉拉画大树

过程:

1.出示教学挂图,幼儿边听故事录音边看图片。

2.教师讲故事,在讲解的过程中,对故事名称、角色、重要情节等地方重复强化或与幼儿对话。

3.幼儿再次听故事录音。

4.教师在幼儿听故事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提示:

1.活动1―2部分进行时,不要将幼儿用书发下,避免幼儿听故事时分散注意力。

2.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对故事名称、角色、重要情节等地方重复强化或与幼儿对话,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幼儿读懂、听懂故事内容。

3.活动后,可在午餐、午休等时段播放故事录音给幼儿听,加深对故事的印象。

[[]附:故事]

小熊拉拉画大树(可可)

小熊拉拉很喜欢画画,它不画太阳、不画小鸡,就是喜欢画大树。拉拉画了大树粗粗的 “身体”,又画了大树长长的“手臂”,还给大树画了许多许多的头发。“可是大树没有脚怎么 能站住呢?”拉拉拍拍自己的脑袋想了又想。“嗨,有了!”拉拉给大树的地底下,画上了长长 短短好几条腿,于是,大树就不怕风吹雨打了。

名称二:小熊拉拉画大树

目标:

学习手眼一致地按要求粘贴

材料:

小熊拉拉画大树图、胶水、抹布

过程:

1.教师告诉幼儿粘贴的内容及示范粘贴的方法:胶水不能挤得太多,涂胶水时,要从图片的中间向四边慢慢地抹开,粘贴完成后,要将手指上的胶水擦在抹布上。

2.幼儿尝试按要求粘贴树叶和小熊。

3.教师进行个别指导:树叶要与树干连接在一起,掌握粘贴的情况等。

提示:

1.活动前,教师先将树叶和小熊剪下来。

2.要特别关注幼儿涂抹胶水的情况,对个别幼儿给予适当的帮助和鼓励。

名称三:小熊钻山洞

目标:

练习手脚协调地钻爬

材料:

旧的大纸箱剪去一部分空间

过程:

1.师生一起将大纸箱排成不同的造型。

2.告诉幼儿这是一条长长的隧道,我们扮演的小熊要从不同的山洞里钻爬出来。

3.幼儿分别在有空间的纸箱洞里钻爬。

提示:

1.“山洞”可以有不同高低、大小。

2.一种山洞隧道的造型钻爬完以后,师生一起改变山洞隧道的造型,以提高幼儿的兴趣。

幼儿园托班语言教案2

教学目的:

1、倾听故事,知道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2、能说出绳子是如何帮助小老鼠和小羊的。

教学准备:

1、一根细绳子和一根粗绳子。

2、挂图、故事磁带。

教学过程:

1、教师先出示一根细绳子,引发幼儿兴趣,让他们说说这是什么;然后出示一根粗绳子并进行比较,让幼儿说说哪根绳子粗,哪根绳子细。

“你们知道它们有什么用吗?这是两根能干的绳子,它们经常帮助别人。”

2、教师出示图片,告诉幼儿故事名称,并按照挂图顺序有表情地讲述故事。

3、提问:小老鼠为什么哭?是谁帮助了小老鼠?细绳子是怎么帮助小老鼠的?小羊为什么哭?谁帮助了小羊?粗绳子又是怎么帮助小羊的?你们说绳子能干吗?

4、幼儿完整地听一遍故事,教师引导幼儿学故事中的对话。

幼儿园托班语言教案3

活动目标:根据画面理解儿歌内容,学念儿歌。通过念儿歌表达自己对妈妈的情感。

主要形式:集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10分钟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念儿歌。

难点:观察画面,根据画面理解儿歌内容。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学过“打电话”的游戏。

物质准备:玩具电话机,积木,挂图。

【活动过程】

一、出示玩具电话引出课题。(3分钟)

教师出示玩具电话,和幼儿玩游戏“打电话”。

二、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熟悉并理解儿歌内容。(9分钟)

1、“这上面有谁啊?多可爱的宝宝呀,他在干什么呢?”

2、“这个宝宝在用什么当电话呢?”

3、“猜猜看,宝宝在给谁打电话?”

4、“猜猜,宝宝跟妈妈说什么?”

三、教师示范念儿歌:“小宝宝,想妈妈,抓起积木当电话:妈妈,妈妈,快点回家。”

幼儿跟念儿歌。

四、幼儿边看图边念儿歌。

【活动延伸】

1、 课后可以让幼儿到室外多几个人合作玩这勾手指的游戏。

附:儿歌

想妈妈

小宝宝,想妈妈,

抓起积木当电话;

妈妈,妈妈,

快点回家。

幼儿园托班语言教案4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鸡蛋和小鸡的关系,学说“白白圆圆”,“黑哟黑哟”。

2、乐意倾听故事,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

3、练习推球,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鸡妈妈,小鸡,完整的鸡蛋,破裂的鸡蛋,蚂蚁的小图片(可带在手上),四副自制挂图,小球。

【活动过程】

一、通过出示小蚂蚁的图片,激发幼儿听故事的愿望。

引导幼儿与小蚂蚁打招呼。

二、讲诉故事。

(1)第一遍讲故事。

1、老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并且一边讲一边出示相应的小图片。

2、提问:

①这个故事里有谁?

②小蚂蚁看见的东西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引导幼儿说白白圆圆。

(2)第二遍讲故事。

1、依次出示挂图讲故事,并引导幼儿说“黑哟黑哟”。

2、提问:你们猜这个白白圆圆的东西是什么?

如猜不出可以辅助问白白圆圆的东西裂开了,谁从里面走出来了?

三、玩“推蛋”的游戏。

把幼儿带到户外,让他们用球玩推蛋的游戏。

规则:小朋友们每人一个球,可以单独推也可以结伴推,自由的推球。

教师在一旁个别指导。

四、结束。

带小朋友回教室,解小便,喝水,休息。

附故事:有一天,小 ……此处隐藏2211个字……并学说主要对话。

2、分角色进行简单的表演,知道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活动重点:学说故事中主要的对话,分角色进行简单的表演。

活动难点:知道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活动准备:

1、请大班幼儿准备故事表演,故事和舞蹈的背景音乐。

2、表演故事用的道具(大萝卜、胡子、围裙)和头饰(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狗儿、小花猫、小耗子)。

3、背景图一幅、萝卜等贴绒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老公公,边讲述故事边出示贴绒教具,引导幼儿学说主要对话。

(1)师:看,是谁来了?(老公公)〔讲述故事第一段后出示背景图〕

(2)继续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边说边做动作,“嗨哟,嗨哟” “×××, ×××,快来帮忙拔萝卜!”“唉——来了,来了。”

问1:老婆婆去叫谁了啊?

问2:小姑娘怎么说的?

问3:小狗说……

问4:小狗喊……

(3)师:小朋友真棒,跟老师一起把故事讲完了,萝卜拔出来了吗?(拨出来了)萝卜是老公公一个人拔出来的吗?(不是)那是谁拔出来的呢?(是大家一起拔的)对,是最后大家一起把萝卜拔出来了,大家的力量真大。

2、大班幼儿表演故事一遍,感受欣赏活动的乐趣。

(1) 师:今天,老师还请来了大班的哥哥姐姐来表演《拔萝卜》,看看谁是最安静的小观众,我们掌声欢迎!〔幼儿观看大班幼儿表演〕

(2) 师:哥哥姐姐表演地真棒,我们拍拍小手谢谢他们吧!

(3) 教师以不同形式指导幼儿练习主要对话和动作。

师:刚才哥哥姐姐们表演的真像。

A:拔萝卜的动作和表情

B:喊人的动作和对话

C:老婆婆、小姑娘、小狗儿、小花猫、小耗子的走路动作

3、指导幼儿分角色表演故事,感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1) 请个别幼儿尝试模仿拔萝卜。

(2) 师:刚才学了这么多的新本领,那我们也来表演一下,谁愿意扮演老公公?……〔分配角色〕

(3) 师:萝卜太大了,请其他的小朋友们也来帮忙一起抬萝卜吧!〔让每个人来尝试抬萝卜,再次感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幼儿园托班语言教案13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练习正确使用量词。

2、提高幼儿在生活中快速倾听和应答的能力,增进他们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1、图片—一副眼镜,一艘轮船,一辆汽车,一行树木,一把椅子,一个花瓶,一头牛等。

2、将操作卡片《造火车》剪成一张张图片放在一个篮子里。

3、准备一些能拼搭成小火车的积木。

活动过程

一、教师搭火车

教师一边用积木搭火车,一边要求幼儿说出老师正在做什么?

创设出一个游戏的氛围,激起幼儿参与游戏的愿望。

二、教师介绍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教师告诉幼儿由一人做火车头,其他小朋友都做小火车厢。

游戏开始时,大家一起念儿歌,由火车头边念儿歌边用手轮流点小朋友。

当小朋友念完后,点到的小朋友站起身,从火车头的包里摸出一张图片,

并用“一X……”说出图上的物品,说对的小朋友站在火车头后做一节车厢;

说错了,不能做车厢,大家重新寻找小车厢。

教师可以先示范说一次,从火车头的包里随意摸一张图,说:“一个苹果。”

教师再摸一张图片,请小朋友说一说,帮助幼儿理解如何说图上的东西。

三、教师带领幼儿游戏

教师在第一次游戏当中当火车头,带领大家边念儿歌边点将,尽量让每位幼儿都能成为小车厢。

对能力比较差的幼儿,教师应当计量用动作,手势,获得成功的快感。

四、幼儿自主游戏

教师请一位能力较强的幼儿扮火车头,由他带领其余幼儿边念儿歌边点车厢。

被点到的幼儿摸出图片后,说得正确与否,由做火车的幼儿判断。

说对了,扮火车的幼儿齐声说:“不对,不对,请你再来做车厢。

”没有说对的,则继续念儿歌的最后一句,并重新点将,让后面的幼儿再说这图片。

幼儿园托班语言教案14

活动目标

通过幼儿动手操作,引起幼儿对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这一现象的兴趣。

活动准备

脸盆、小碗、水桶、积木、雪花片、木珠、小勺、玻璃球、小石块

活动过程一、激发兴趣

1、教师:桌上的小篮子里有许多东西,小朋友想不想看一看?玩一玩?

2、请幼儿说一说篮子里的物品。

3、教师:盆里的水蓝荧荧的,真漂亮,小朋友喜欢不喜欢?

我们小朋友可喜欢玩水了,小篮子里的东西也想到水里去玩一玩,等一下请小朋友把小篮子里东西

放到水盆里去,看看它们到水里后会怎么玩?看看会有哪些东西不见了?

二、第一次尝试

1、幼儿每人一份材料,引导幼儿将物品放入水中,并观察什么东西不见了。

2、讨论:什么东西是浮在水面上?什么东西不见了?不见的东西哪里去了?

三、第二次尝试

1、让幼儿把浮在水面上的物品拿出,用小碗将盆里的水舀到小水桶里(提醒幼儿注意不要将水撒到外面)

2、幼儿操作,引导幼儿注意观察水底的东西。

四、总结

我们把放到水里后不见了的东西这一现象叫沉,把放到水里后看的见东西的这一现象叫浮。

幼儿园托班语言教案15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感知排序。

2.引导幼儿用象声词创造性地表现节奏。

3.鼓励幼儿大胆地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

彩色珠子、彩绳、彩色圆卡片。

活动过程

1.教师:你们看,我今天戴了一条特别好看的项链,要去参加舞会。好看吗?都有什么颜色?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项链的颜色排列规律——红、蓝、红、蓝、红、蓝。

如先穿红色,红色后面穿蓝色,蓝色后面再穿红色……

教师边引导边操作。

3.提问:你们想不想穿一条漂亮的项链啊?

还可以用什么颜色穿项链?

4.教师用彩色圆卡片把幼儿的排序方法展示在黑板上,如-黄蓝黄蓝-红红黄红红黄。

5.请幼儿自己动手穿项链。

6.教师:这个项链还能唱好听的歌,你们听红、蓝、红、蓝、红、蓝唱的是

乒、乓、乒、乓、乒、乓它还可以唱什么歌?

请小朋友试一试。

7.请幼儿将自己的项链歌唱出来。

幼儿可以把自己的节奏歌唱给大家听,大家也可以跟着学。

8.鼓励幼儿用声势表现自己的创编,如:乒-乓-乒-乓拍手拍腿拍手拍腿。

9.教师:孩子们,戴上漂亮的项链,和我一起去参加舞会去吧。

《幼儿园托班语言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