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

时间:2025-10-19 11:44:38
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15篇)

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15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随笔吧?随笔可以观景抒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随笔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1

在幼儿园里,我就是孩子的好朋友,我通常是蹲下身子并以真诚的态度和孩子说话的。在与孩子对话时,我常以“我”自称,并尽量使用儿童化的语言。

一次,我要求孩子自带玩具来幼儿园玩。苏苏对我说:“王老师,上次天天拿了我的小西瓜玩,可是他还没还给我,他把我的玩具拿走了。”话刚说完,天天马上就接口说:“我没拿,我已经还给你了。”两个孩子一个说没还,一个说已经还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后来,我了解到,是天天喜欢苏苏的玩具而不肯还给苏苏,并否认是自己拿的。我想,我应该找天天好好谈谈,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我找来天天对他说:“天天,我跟你说一件我小时候的事情,小时候我很喜欢一个玩具,可是我自己没有,所以我偷偷拿了同伴的玩具不还给她了。现在我>长大了,我觉得自己那时候做错事情了。我们应该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做错事后要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那样的话,大人仍然会很喜欢我们的。”

我以自己小时候曾犯过的错误为类比,与天天“交心”,让他充分感受到了我的真诚,结果,天天马上向苏苏道了歉并把玩具还给了苏苏。我觉得如果教师肯放下姿态、蹲下身子与孩子“交心”,信任和关爱孩子,那么我们就掌握了打开孩子内心世界的钥匙。

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2

每次吃饭,总有一些不喜欢吃蔬菜的孩子,对他们,我是伤透了脑筋却又无可奈何。不断的提醒对他们来说只是耳边风,达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怎么办呢?后来,我灵机一动,为什么不换一种教育方式呢?于是,在一次午餐前,我从阿姨手里接过饭菜时就故意大声的说:“今天的饭菜好香哦!你们闻到了吗?”

这时,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了起来,都翘起小鼻子夸张得闻着。一边闻一边说:“真的,好香!”“今天的蔬菜闻起来也很香,一定也很好吃。”说着神秘的偷瞄了一眼今天的蔬菜盆子,大家也都好奇地睁大了眼睛。我又说“那谁来猜猜我们今天吃什么菜?蔬菜吃了有什么好处呢?”

我刚说完,好多小朋友都争着要回答,飞飞说:“老师,我妈妈说多吃蔬菜就会不生病,还会更聪明。”小茹说:“吃蔬菜会变得更漂亮。”“哦,是吗?那还有谁也喜欢吃蔬菜呢?”“我!”“我!”……在我的鼓动下,大家的热情高涨,就连几个不爱吃蔬菜的小家伙也乐在其中。果然,那天的蔬菜是供不应求,而且小朋友吃饭的速度也快了很多,菜好吃,饭也多吃了。

从此,在每次吃饭前,我总是用生动的形式介绍菜名或讨论有关菜的作用或者是一些简单得吃饭礼仪,用自己的热情来带动幼儿吃饭的兴趣,幼儿良好的用餐习惯也在无形中逐渐养成了,这就是吃饭中的乐趣吧!

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3

为了让幼儿进一步感知秋天,我带领幼儿在院子里拣落叶。正因园里种的都是常绿树,所以落叶不多。到了一棵大树下,我抬头看了看,自言自语道:“树上有一些发黄的树叶,何不把它们摇下来?”只见我双手拉住树干使劲摇了摇,“哗哗哗”掉下了很多树叶,孩子们欢呼雀跃。随后,我与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拣着落叶。快拣完时,几个男孩子立即跑去摇树,边摇边喊:“哈哈,树叶掉下来了,快来拣呀!”听到喊叫声,有的孩子赶紧跑过去拣落叶,更多的孩子则加入了摇树行列。有的一齐拉住一棵树使劲摇;有的专挑小树摇。见此情景,我赶紧制止:“大家赶快停下来,不能摇树!”此时,孩子们根本听不进教师的话,他们奔跑于大树小树之间,摇完这棵摇那棵,十分兴奋。手足无措的我只能用铃鼓把大家召集起来,并与孩子们围坐在草地上,诚恳地向他们说明刚才自我摇树的原因并作检讨,还与孩子们交流摇树的危害性,这场摇树____才得以平息。

我出于教学需要摇了树,这一行为传递给幼儿的信息是“树是能够摇的”,造成幼儿见树就摇的后果。还好我勇于承认错误,平息了摇树____。这个案例给咱们的启示是:教师的一举一动时时刻刻影响着年幼天真喜好模仿的孩子们,所以教师要注意自我的言行,以免带来负面影响。

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4

兴趣是指对某项事物的爱好与追求。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兴趣源于对事物的好奇心,是一种自发的、内在的愿望。如果这种好奇心能够得到满足、延缓,就能转化为持久而稳定的学习动力。幼儿的绘画活动中如果生成了这种长效的动力,无疑会为幼儿认识、创造世界的活动打下最好的基奠。

幼儿对绘画的兴趣直接影响作用于绘画过程中的感知、表现表达及想象创造等多个环节。可以说,兴趣是幼儿参与绘画活动的前提,也是教师设计幼儿美术教学所要围绕的中心。可是,在如何培养幼儿绘画兴趣的问题上,当前幼儿美术教学中却存在着某种片面性:有的教师过多的强调美术技能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激发幼儿绘画兴趣的必要性;有的教师又唯“兴趣”独尊,在绘画活动中缺乏引导,一味的放任自流,使幼儿绘画水平出现停滞不前或倒退的现象,长此以往反而使幼儿逐渐失去了对绘画的兴趣。显然,这两种做法都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科学的教育原则,是对“培养幼儿绘画兴趣”这一问题的片面理解和认识。在绘画活动中如何激发幼儿对绘画对象观察感知的兴趣,调动其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活动,帮助幼儿保持、建立持久的绘画兴趣,是我们当前应该首要研究的课题。毋容置疑,在幼儿绘画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体,但在培养激发幼儿绘画兴趣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却是必不可少的。那么,教师如何在绘画活动中发挥这种主导作用,将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转化为学习探究的主动性呢?结合多年的幼儿绘画教学实践,我提出几点浅见,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把握对象

一个人从一出生,睁开眼睛看世界、动手接触世界那一刻起,就开始对这个世界上有形有色的事物产生了兴趣。当襁褓中的婴儿用胖胖的肘臂拍打被褥时;当依呀学语的孩子在地上“尿尿和泥时”,他们就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事物的认知欲望和对“涂抹”游戏活动的强烈兴趣。喜爱绘画是孩子的天性,他们不仅喜欢玩弄各种色彩,更喜欢在纸上大手笔的涂抹,他们不在意画出的作品是否能得到别人的认同,更多的是沉浸在有趣的绘画过程中…幼儿在绘画过程中表现出的这些共性都是因为对绘画情有独钟、兴趣使然。但是由于幼儿年龄不同、认知水平不同、个性不同、生活环境不同,绘画兴趣也存在着差异,体现出了个性的方面。比如,农村的孩子喜欢画自家养的大公鸡、田间地头突突奔跑的拖拉机…,而城市中的幼儿则喜欢表现飞速行驶的新干线列车、幻想宇宙中将要爆发的星球大战。女孩子喜欢画长发飘飘的“美少女”;男孩子则津津乐道自己作品中手拿兵器的“奥特曼”;又如:涂鸦期、象征期的幼儿喜欢描画小花、小草、大鱼、房子等比较单一的事物,而形象期的幼儿却不满足只画一条大鱼、一座房子,描画“神奇的海底世界”、“美丽 ……此处隐藏6927个字……干孩子们是最喜欢的,因此都盯着方方的饼干吃,动作较慢的孩子有时吃不到。孩子们开始吃了,看到他们兴趣不高的样子,我也拿起一盘饼干说:“我吃小小的馒头”说完就吃了一个小馒头,我又说:“我吃圆圆的芝麻饼干。”就这样我按顺序边说边吃,把三种饼干都吃到了,孩子们看到我吃饼干的样子,兴趣一下子被激发了,也开始一边说一边吃,而且也把三种饼干都吃了,平时不爱说话的悦悦也边说边吃。待孩子们吃完点心后,我发现今天的盘子里没有留下以前一直吃剩的小馒头,个盘子里的所有饼干都吃完了,而且今天吃饼干的速也快了很多。虽然他们说说、吃吃,但在这过程中他们也会到了“安规律排序”领。其实一天的工作中,有时随性很强,但都充满了教育性。善于发现,善于思考,经验和知识会更加丰富。有时我们老师动一下脑筋,孩子才会真正在玩玩中学到本领!

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14

大班教育随笔:老师眼里有个我 大班的孩子虽然年龄不大,但调皮起来个顶个都是好手。英语课堂上,为了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我设置了一个 “智力大冲关”的环节。可是,每每到这个环节,教室里的纪律……也曾多次想过去掉这个环节,可孩子们的兴至极高。如果哪节课没进行闯关游戏,他们就会问:老师,今天为什么不闯关了?我们都想闯闯关呢!于是便又将它留了下来。今天课堂上,又到了闯关环节了,如何让未闯关的孩子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老师这里呢?望着他们一双双明亮的眼睛,我忽然来了灵感,说道:“谁是好孩子,老师的眼睛里就有谁。”听到这里,孩子们马上做好了,特别是那几个调皮蛋坐的最好。我马上表扬了他们,想当然,我们的环节很顺利地进行了下去。后来,我又将此方法用于学前班,效果同样不错。

其实,每个孩子都愿做老师眼中的好孩子,可是由于他们的性格差异,决定了他们的不同。而作为老师的我们,应及时抓住幼儿的“闪光点”因势利导,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大班午睡 最近一段时间孩子们的午睡总让我感到头痛,这群调皮的孩子们嘻嘻哈哈、说说笑笑,一进午睡室从东跑到西,在床上打滚等。不一会儿告状声连绵不断,谁在推人,谁还没脱衣服谁又在讲话了。老师大声喊也不起效果,帮这个盖被,又帮那个,边劝说着,想让大家安静下来开始睡觉。可那几个调皮的孩子还磨磨蹭曾的。可是根据幼儿的生理、年龄特点午睡有益幼儿的身心健康。从医学保健角度分析:幼儿睡眠时,身体各部位和脑及神经系统都在进行调节,氧和能量的消耗最少,利于恢复疲劳,内分泌系统释放的生长激素比平时增加3倍。所以,睡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幼儿的生长发育、身体健康、学习状况。

在幼儿园午睡是孩子们统一的活动,可在孩子们看来,一旦睡下了,就束缚了讲话、活动的自由。因此,他们想方设法要在睡前说完想说的话,趁老师没看见做完自己想做的事真的,当我们感觉到孩子们太烦、太闹、太吵的时候,不妨反思一下自己是否理解孩子们、满足孩子们的需要。设身处地为孩子们着想一下,多释放一些时间与空间给孩子们,孩子们也会配合老师的工作。只要你用心去做了,就一定有好的收获。

而对于我们老师来说,在孩子们的一日生活中,教会他们学会知识,照顾好他们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善于观察他们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要及时鼓励他们,知道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和他们做真正的好朋友,他们才会信任你,愿意把心里的话告诉你,愿意和你做各种游戏。

老师应该言行一致 我们班的幼儿,有好几个午睡习惯一直都很差。在他们睡不着或睡不好时,我都会耐心的引导他们入睡,在我的耐心说服下、如果仍然有睡不着的,我经常会说一些吓唬他们的话。如;会对他们说“现在大家小朋友乖乖睡觉的时候你们睡不着,等小朋友们起床后,你们睡不着的继续留下来睡。”这样的话我不知说过多少遍,但是从来没有执行过。 昨天午睡时,我提前便对孩子们说,躺下去后,把小眼睛闭上,一会儿就睡着了,好多孩子都按我的提示做,也都很快就睡着了。可是维维和震震两个小朋友却怎么也睡不着,并且两人互相影响,我走过去打了几次招呼,但是仍然不见效,我便又使出老调“这会儿你们两个睡不着,待会儿小朋友们起床的时候你们就别起来了,继续留下来睡。”谁知在起床铃响起后,他两仍未把我说的话当会事,也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开始穿衣服。见此情形,我觉得这话不执行看来不行了,于是便走过去严肃的对他两说:“你们两个不必穿衣服,继续留下来睡觉。”只见他们两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无奈之下带着哭腔对我说:“老师,让我们起床吧!我们明天一定好好睡觉。”这时,全班的小朋友都注视着他们两,我便抓住这个机会,对全班小朋友说,以后谁不好好睡觉,就象他们一样,孩子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老师,我要乖乖睡觉的”。果然,在今天的午睡时,孩子们的表现较好。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我们老师,不管面对再小的孩子,我的言行都应该做到一致,不然,我们说的话起不到作用。

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15

一天早上,沈欣的妈妈对我说,昨天晚上沈欣发烧了,半夜三更还去挂了急诊。我很吃惊地问沈欣,昨天下午还好好的,晚上怎么会发烧呢?沈欣小声地说:"下午,午睡起来的时候跟你说,我头很痛,你点了一下头,说知道了。"听了沈欣的话,我的头嗡地一下,飞快地回忆着昨天午睡后的每个细节,却还是想不起来沈欣是否找过我,也记不得她跟我说过什么。我尴尬而惭愧地面对他们母女俩说:"真是对不起,我昨天可能没注意到。"说完,为了掩饰自己的窘态,我赶忙摸一摸沈欣的额头,关切地问:"今天好多了吧,如果不舒服一定告诉老师,知道吗?"并顺手接过沈欣妈妈手里的药,带着沈欣进了教室。虽然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可我心中还是感到很愧疚,沈欣肯定和我说过身体不舒服,可我怎么就想不起来呢?想到这儿,我的心中产生了深深的负疚感。

以后,我一定注意认真倾听孩子们对我说的每一句话,把工作做得更加细致、周到。 沈欣平时温和、安静,很少向我告状,也不给我惹麻烦,即使她来和我说了些什么,也似乎从没希望能从我这里得到什么反应。所以,我也常认为这样的孩子没什么问题。总是让人很省心,我真希望班上再多几个这样的孩子,可以使一些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我们有时候常常为了一个行为问题突出的孩子费尽心机,以求得他的转变和进步,但却忽视了那些不太起眼的、安静的、让人省心的孩子。我又想起一个今年刚转园过来的小朋友。她的妈妈曾对我说过:我的孩子转园是因为原先的老师太忽略她了,我的孩子属于比较"乖巧"这一类,又不是特别优秀,以至于老师不会太关注她。这些像沈欣一样"省心"的孩子,使我往往忽略了他们向我传达的"请你关注我"的信息。

不管他们是否很敏感和脆弱,我想,老师对他们的忽视、淡漠所造成的心理上的伤害远比身体上的疼痛更为严重。 当我认识到这一点后,我把班上每一个孩子的姓名写在教育笔记本的后面,每天有针对性地记录一些孩子的情况,并不时地翻看每页姓名下面的记录。过一段时间,我就会反思一下很少关注或者忽视了哪些孩子,并及时进行补救。假如我们教师都能以一颗平常心,真诚而慎重地对待所有孩子,既不对那些出色的孩子以过分的关注及过多的赞美之词,也让我们放手以适度的引导对待那些所谓的"问题儿童",更不要忽略"让我们省心"的孩子,这样每个孩子在我们的眼里就都是一样的--富于个性,丰富多彩。

《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