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婴幼儿发育的一般规律
婴幼儿发育的一般规律,很多的女性怀孕的时候会开始十分的注意自己的日常饮食和行为,而孩子成长也是需要需要各方面的辅佐和帮助的,孩子的健康和发育至关重要。以下分享婴幼儿发育的一般规律。
婴幼儿发育的一般规律1
婴儿的生长发育有一定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简单到复杂、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来进行,具体如下:
1、由上到下:婴儿的运动功能是先练习抬头,经过3个月左右的练习后基本可以竖着抱并且可以抬头,此时出现人类第一个生理弯曲,即颈部前凸。抬头后开始逐渐练习下一个动作是坐,从一开始坐在妈妈腿上到扶着床自己坐,再到自己可以坐得很好,最后到坐下双手能够拿着玩具,出现第二个生理弯曲就是胸部的后凸。
随着9-10个月后,婴儿会想要站起来或试着站,其站立时所需的腿部力量,就出现了第三个生理弯曲即腰部的前凸。会走以后,就出现骶部的生理弯曲;
2、从上到下:如先抬胳膊,开始部分手部运动;
3、从远到近:运动是从近到远的过程:
4、从粗到细:婴儿最先是一大把抓一个,10个月左右,开始出现用手指捏豆等精细动作;
5、从简单到复杂:可能婴儿拿笔画画,一开始会画横不会画其他,可能被教后教会画圆,甚至逐渐会画图形;
6、从低级到高级:婴儿的认知也有一定规律,可能先会看、会听,然后理解,甚至开始有自己的思维判断和表达等。
婴幼儿发育的一般规律2
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特征:
1 、大小的变化。生理方面:身高,体重,器官的增长。心理方面:语言词汇,记忆力,认知,推理,和社会交往能力不断提高。
2、 比例的变化。婴幼儿的身心发展有其独立的特征,并不是一个缩小的成人,所以比例上有明显的变化。胎儿头占身长的1/2,婴幼儿头占身长的1/4,成人头占身长的1/8.
3 、旧特征的消失。在个体发展过程中,会因为成熟出现旧特征的消失现象。如 乳牙的脱落。
4 、新特征的获得。在逐渐学习过程中逐渐拥有新的能力。如 好奇,好问及生理上的恒牙的出现。
生长发育的任务:
1、学会走路
2、学习食用固体食物
3、学习说话
4、学习控制排泄技能。
5、学习认识自身器官和有关性别的行为
6、学习与人交往和控制情绪。
7、学习判断是非
8、完成生理机能的稳定
9、形成社会与个体的简单概念。
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1、 婴幼儿生长发育有连续性和阶段性,年龄越小体格增长越快。生后6个月内生长最快,尤其在出生3个月内。
2 、各系统器官发育不平衡。各系统发育快慢与不同年龄生理功能有关。(神经系统发育先快后慢,生殖系统先慢后快。)(神经系统发育先快后慢,生殖系统先慢后快。)
3 、婴幼儿生长发育一般遵循由上到下,有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如运动是先抬头,后挺胸,再会坐,站和走;先抬臂和伸臂,后控制双手的活动;先控制腿,再控制脚的活动等。)
4、生长发育在一定范围内受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差异。因此婴幼儿生长发育是否正常应考虑各种因素对个体的影响。
婴幼儿发育的一般规律3
宝宝生长发育规律是啥
宝宝生长发育总的规律是:
1、生长发育有阶段性,年龄越小,体格增长越快。如宝宝出生后的身长前半年每月平均增长2.5厘米,后半年平均每月增长1.5厘米,而1-2岁每月平均增长0.83厘米。
2、生长发育是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低,由简单到复杂。如宝宝出生后的运动发育规律为:先抬头,后抬胸,再会坐、站、走。
3、各器官系统发育不平衡。大脑的生长发育先快后慢,生殖系统的发育先慢后快,淋巴系统的发育先快后回缩,皮下脂肪的发育先快后慢,以后再稍快,肌肉组织到学龄期才加速发育。
宝宝技能发育标准
0-3月龄
刚出生的宝宝其实对声音是有反应的,而且可以俯卧抬头。当宝宝长到1个月大的时候,你拉他手腕就能坐起,头可以竖直2秒,自己会发出细小的喉音,而且会用研究跟踪走动的人。2个月大时,头可竖直5秒了,而且他喜欢抚摸身边的物品,开始微笑,你逗引他也会有反应。3个月大时,他的两手可握在一起,抓着东西摇晃,而且能笑出声,见人会笑。
4-6月龄
4个月的宝宝,俯卧可抬头90度,能把玩具放入口中,会高声叫、咿呀发声,会大声笑,会摇动并注视拨浪鼓。5个月时,轻拉腕部就能坐起来,独坐头身向前倾,会抓住玩具,会看动的东西,看到食物会兴奋。6个月时,会俯卧翻身,会撕纸,会用手握物,叫名字会转头,会自喂饼干,会躲猫猫。
宝宝生长发育指标只是一个参考的内容,不能一味的去追求。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发育指标,只要是在正常的'发育范围内就不用担心。宝宝发育不管是身体方面还是技术方面都是不一样的。在技能方面是可以通过训练来达到吧,所以情况可以适当的进行训练。
婴幼儿发育的一般规律4
回答1:儿童成长和发育的一般规则:从上到下,从远到近,从粗到细,从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
1、体重增加出生后一周:上半年体重减轻
3月前为600-800g /月;3月后为700-800克/月;半年后为500-600克/月;
1-2岁:3kg /年;2 岁- 青春期:2公斤/年。
2、身高计算公式:年龄×7 + 75
3、胸围:婴儿出生时的胸围比头围小一至二厘米,32厘米左右;一岁时,头围和胸围一样大,约46厘米。
4、宝宝的个条件反射:吸吮反射(出生后2周);2个月——抬头;6个月——独自坐;7个月——翻身,独自坐很久;9个月——试着独自站立,不能模仿大人的动作,但看到熟人会伸手去要人们拥抱;1-1.5岁——可以说出东西的名称和自己的名字,能分清身体的部位
回答2: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特征:
1、大小的变化。生理方面:身高,体重,器官的增长。心理方面:语言词汇、记忆力、认知、推理和社会交往能力,都在不断地提高。
2、比例的变化。一般来说,婴幼儿的身心发展都有其无二的特征,并不能认为其是一个比例缩小的成人,比例上有明显的变化。的头占身长的二分之一,婴幼儿的头占身长的四分之一,成人的头占身长的八分之一。
3、旧特征的消失。在婴幼儿的发育成长过程中,孩子会逐渐成熟,而一些旧特征会逐渐消失,如乳牙的脱落。
4、新特征的获得。在学习过程中,孩子逐渐拥有新的能力,如好奇、好问及生理上的恒牙的出现。
回答3: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生长发育通常遵循从上到下、从近端到远端、从粗大到精细、从低级到、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比如,在姿势运动发育方面:先抬头,后抬胸,再逐渐向坐位、立位和步行发展;由臂的活动发展到手的活动;从腿的活动发展到脚的活动;从全手拿的抓握到手指的捏取。
回答4: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虽然遵循着一定的规律,但在一定范围内,由于遗传、环境、教养等因素的影响而存在着相当大的个体差异。
回答5:婴幼儿的生长发育一般遵循着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的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