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时间:2025-11-08 21:24:37
留守儿童工作计划集合六篇

留守儿童工作计划集合六篇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是时候开始写计划了。拟起计划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留守儿童工作计划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篇1

我班52人,6人是留守儿童,其中男生有2人,女生有4人。结合我班的实际情况,为更好地发挥学校、社会、少先队组织的实践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状况,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全面成长,特制定本班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树立留守儿童自强自立的精神,激励留守儿童不畏困难,学会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做生活的强者。我校将实施留守儿童帮扶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关心帮助留守儿童,架设起爱的桥梁。

二、情况分析

在农村,很多青壮年劳力外出,留下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隔代抚养现象十分突出;监护人的文化程度明显偏低。

老人溺爱孩子,对孩子的学习爱莫能助,导致学生学习能力较差,各学科基础薄弱。针对这一现状,特制定班级留守儿童帮扶计划,并引导进行一对一互助。

三、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四、主要措施

1、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并实施,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

(2)生活上优先照顾。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其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建立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5、开展人文关爱活动。

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成长的快乐。

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篇2

一、注重强化建档立卡、推进精准管理

规范留守儿童工作机制。规范我市在校(园)留守儿童档案建设,20xx年底,全市排查出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210575人,20xx年排查出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198319人,排查出的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204553人,全部按“一人一卡、一户一策”的要求建档并开展关爱服务工作。

20xx年6月,根据省关于关爱留守儿童紧急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规范“一人一卡一策”的留守儿童排查建档工作,并对学校教师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20xx年6月全市排查出在校(园)留守儿童260070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221191人,全部按要求建档。

设立留守儿童关爱专项资金。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教育惠民行动、社会关爱行动、家庭温情行动”,从20xx年起,我市市县两级财政通过压缩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的8%,设立留守儿童关爱专项资金。20xx年5533万元,6045万元,20xx年6146万元,三年共计17724万元。

该资金的安排使用主要是解决我市留守儿童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通过发放现金、物资等救助形式,解决贫困留守儿童生活困难问题,如直接发放贫困留守儿童救助金,购置衣服、被子、学习用具发放给留守儿童等;二是通过改善学习环境,解决留守儿童辍学问题,如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购置教学设备、建设“留守儿童之家”等;三是通过改善学生生活条件,解决留守儿童生活问题,如学生宿舍建设、食堂建设等。

二、注重强化控辍保学、积极创建平安校园

制定并全面落实控辍保学“五项制度”,实行双线目标管理。对控辍保学工作实行层层目标任务分解和落实,明确规定县(区)长、教育局长、乡(镇)长、村委会(居委会)主任、校长、家长、班主任和教师的控辍保学职责。重点抓好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初中二年级以上学困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厌学学生等的管控工作,减少辍学。同时成立重点工作督查组,定期不定期对控辍保学等重点工作进行督查,半年对各县(区)、各乡(镇)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率的情况进行全市通报,对辍学率超标的县(区)、乡(镇)限期整改。通过持续开展控辍保学工作,小学辍学率从20xx年的4.52%下降到的0.29%,初中辍学率从20xx年的8.17%下降到的1.41%。

建立完善校园安全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常态机制。20xx年以来建设学校警务室1072个、治安岗亭985个,配备学校安保人员4582人、法制副校长2655名、法制辅导员7959名,在1030所学校安装视频监控。建立完善学校安全管理制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印《毕节市学生意外伤害案例分析暨预防手册》,认真落实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建立健全学生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校园设施设备等教育教学、生活场地设施设备等安全;加强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加强安保人员巡逻巡查,坚决打击涉及校园和学生的违法行为,强化学生安全常识教育和安全演练,加强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的排查收缴力度,禁止学生携带危险物品进入校园,创建平安校园。近两年来,校方责任事故起数和人数连续两年实现“双降”目标。

三、注重强化齐抓共管、推动服务关爱工作

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20xx年以来,我市大力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新建学生宿舍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有903所学校新建了学生宿舍,可解决28.6万学生住宿问题。同时加强寄宿学校管理,优先保障在校留守儿童住校,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优先享受,让他们居住有保障,吃饭有着落。

积极开展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目前,全市已建设留守儿童之家20xx个,其中按照省、市“五有五全”标准建设的标准化留 ……此处隐藏4925个字……>

学校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二)、建立健全制度,形成关爱网络

1、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姓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等。

2、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帮扶教师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三)、真情关爱,力争做到“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各校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四)、细心呵护,开展好“五个一”活动

1、建立一个“留守儿童之家”

2、开通一部亲情电话

学校开通一部亲情电话,设立专线,将电话号码公开,为留守儿童在课间、休息时、双休日或节假日与家长联系、沟通提供方便,增进学生与家长的感情。

3、开展互帮互学的一帮一活动

各校对留守儿童进行一次成绩测试和身心调查,让品学兼优的留守儿童当“小老师”,帮扶一名潜能生学习,使他有成就感,给学习上有困难的留守儿童安排一名小伙伴——学习上是好帮手、生活上是知心朋友,上课时提醒、督促其遵守纪律,专心听课;课余时帮他完成作业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快乐时和他聊天,为他排忧解难。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4、举办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积极实施“生态德育”工程,开展多姿多彩的人文关爱活动。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教育学生遵纪守法、了解安全常识,让学生身心都健康。

5、写一封亲情书信

爱心妈妈监督、指导留守儿童利用传统节日、长辈生日、寒暑假等特殊日子给远方的家长写一封亲情书信,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传统美德。

(五)、明确职责,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1、加强留守儿童之家的建设与管理。

通过广泛宣传,让留守儿童能够安心、舒心,让家长放心。让留守儿童得到应有的教育、管理、照顾与关爱。同时,结合留守儿童日益增多的现状,转变办学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各校要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

3、定期表彰自强留守儿童,进行榜样教育。

对于留守儿童中出现的优秀学生、自强学生进行表彰,这是树立留守儿童自信的重要激励工作。

(六)加大社会宣传,形成工作合力

学校要采取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相结合的形式,向家长和社会宣传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及时总结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经验及做法,发掘学校、社会关爱工作典型事例,利用主流媒体及教育网站大力宣传,扩大影响面。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广泛发动、精心组织“五老”队伍、爱心妈妈、青年志愿者,担任留守儿童之家的临时父母、兼职教师和知心朋友,营造齐抓共管、齐心协力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氛围。

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落实上级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的相关文件精神,打造我校在留守儿童教育方面的特色,为迫切需要关爱的特殊少年儿童群体尤其是“留守儿童”提供服务和帮助,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丰富留守儿童的校园文化生活更好地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高综合素质,培养集体荣誉感,让每个孩子在活动中寻找快乐、培养自信、得到进步,营造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

二、活动主题

快乐自信自立进步和谐

三、活动解决的主要问题

1、学业失教:部分留守学生不能很好完成学业,学习习惯差。

2、心理失衡: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抱怨、自卑、骄横、、焦虑,有的甚至沉迷网吧,行为失控、如校园暴力等恶劣行为。

3、亲情失落:留守儿童感到亲情失落和孤独,非常想得到父母、老师、同学的关爱。

4、安全失保:由于缺少亲人的照料,留守儿童在生活中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如生活安全问题、煤气、火、开水、电)人身安全(上、放学)。

5、由于少数留守家庭中的孩子父母不在身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强,比起一般儿童,他们对父母少有依赖性,因为少数留守儿童承担生活劳动量超出了范围,对身心健康不利。

四、活动具体安排:

1、家校联系活动

(1)、20xx年9月30日前,对留守儿童家庭进行集体家访。

(2)、20xx年12月30日前,组织留守儿童向父母写信,汇报本学年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2、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课题研究

(1)、20xx年10月15日前典型个案的选取,材料的收集。

(2)、20xx年12月15日前形成阶段性报告。

3、留守儿童互助交流联谊活动

(1)、20xx年11月1日前,协调安排社区爱心人士与我校留守儿童结对并进行面对面交流联谊。

(2)、20xx年11月10日前,留守儿童作客本班同学家庭“一日亲”活动。

(3)、20xx年10月1日前联系相关人士针对“留守儿童教育保护”进行专题讲座。

4、留守儿童健身文娱活动

(1)、20xx年11月1日前,开展“同伴互助我能行”互帮活动。

(2)、20xx年12月1日前,开展“快乐的童年”游戏活动,进行体育健身活动比赛。学生活动设置奖品。

5、我能行成长教育活动

(1)、20xx年10月30日前,通过家访了解留守儿童在家自理生活情况

(2)、20xx年1月1日前,开展学校留守儿童自理生活能力比赛

6、留守儿童阅读能力展示活动

(1)、20xx年10月30日前,开展“学校也是我的家”征文活动。

(2)、20xx年12月30日前,开展检验留守儿童读书效果的“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演讲比赛;留守儿童读书笔记评比活动。

《留守儿童工作计划集合六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